![]() |
|
登录注册 |
☦ 四川大学论坛 > 休闲水吧 > 浏览当前帖子 |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|
东京vs香港:谁才是赛博朋克世界的圣地? | |
【返回本版】 【发表帖子】 【回复帖子】 | 浏览量 534 回帖数 0 |
![]() |
不会酷黑 等级 ☆ 楼主 发表于 2017/3/29 22:56:31 编 辑 |
|
据说,香港和东京,是我们现实世界里最具赛博朋克味道的两座城市。 那么首先,什么是赛博朋克呢? 二十世纪初期,第二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时,蒸汽朋克(Steampunk)横空出世,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审美。 在齿轮、活塞、轴承、螺旋拼贴起来的大机械上,弥漫的不是煤油的黑烟,而是乌托邦味道的粉红色轻雾。在掌握了前所未有生产力的人类眼中,一切皆可征服,一切皆可战胜。蒸汽朋克是昂扬而乐观的,机械拥有强大的力量,且全心全力为人类服务,科技进步,将带领我们走向辉煌的未来! 二十世纪末期诞生的赛博朋克,就不是这么回事了。 仅仅不过五六十年,人类相继经历一战、二战和冷战,彼此厮打到千疮百孔。80年代后期,冷战核阴云的威胁尚在,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大陆又先后崛起,不断冲击着两百多年来,西方国家在人类文明世界里的中心地位。赛博朋克,就是在一片彷徨和惊恐之中,悄然降临的。 ![]() 既是生于忧患,赛博朋克自然没有那股乐观向上的精气神。 在赛博朋克的影片里,天空是阴郁的,屋舍是破旧的,城市里潜伏着各式各样的野心家和犯罪者,政.府无能为力,行人脸上全是惴惴不安。世界仿佛顷刻间就会毁灭,却一次一次苟延残喘下来,折磨着自己,也连带折磨着里头生活的人群。 科技,不再是征服世界的利剑。在赛博朋克里,科技,往往成了反噬灵魂的怪兽。 《攻壳机动队》里的傀儡师,《黑客帝国》里的母体,《环太平洋》里的开菊兽,无一不是科技土壤上开出的恶之花,威胁着人类的身家性命,甚至是种族存亡。 碰撞,以及碰撞过后产生的混乱之美,是赛博朋克世界里,理想的未来都会风貌。 古典和现代,本土和异域,科技和传统,资本和人性,都在这两座顶级的亚洲大都市里,发生激烈的碰撞,对抗,共存,融合,展现出混乱而又迷人的风貌。 这就不难理解,为何东京和香港,会双双成为赛博朋克导演们眼中的灵感谬斯了。 两座城市的较量始于1995年。那一年,日本相继诞生了两部动画神片,香港和东京,也来开了巅峰之战的第一轮较量。 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里的第三新东京市—— 第三新东京市,防御使徒侵略的要塞。由于常常遭受猛烈的攻击,第三新东京市的建筑,大多潜伏在地底。唯有在夕阳西下后,才如雨后春笋般地由地下升起。 这种设定,让人想起东京都内庞大的地下城市体系—— 常年不见阳光,这个设定很符合赛博朋克世界里,对未来都会那种阴森的想象。 同年,《攻壳机动队》,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香港—— ![]() 没有震撼人心的未来都市全景,影片深入到香港的毛细血管里去:狭窄阴沉的天际线,鳞次栉比的广告牌,破破烂烂的高楼,肮脏泥泞的小巷。赛博世界钟爱的另一种意象:都市的衰败。 无论东京还是香港,都体现着同一种精神内核:风雨欲来的末世感。 在赛博朋克世界中,城市,是一个繁华外衣下藏污纳垢的地方。人,在都市中的缺位和隐秘,正好为种种邪恶和犯罪提供了温床。在赛博朋克世界里,为追踪目标或罪犯,常常要耗费整部电影的功夫。正因为这千百万个面容模糊的人,才能锁定个体变得如此困难。 从这个角度讲,繁华与衰败并存,维多利亚港和九龙城寨仅一步之隔的香港,在城市风貌上,比起光鲜亮丽的东京,更符合赛博朋克的审美。 东京太过整齐和洁净。相比之下,鱼龙混杂的香港,才是复杂人性的绝佳培养皿。 香港城里曾炙手可热的各类黑帮,就是最好的注脚。 反思科技对人类的反噬,是赛博世界永恒的精神内核。《黑客帝国》讲述人与计算机的战争,《银翼杀.手》探讨人造人的权力,《攻壳机动队》则进一步模糊了人与机器的界限,迫使我们思考,到底什么才算是人。这些问题,只有科技走在世界前沿,信息爆炸到极致的大都市,才能感同身受。 撑起基督教圣地之位的,不仅是耶路撒冷的风貌,还有耶稣在这里留下的不死之魂。 东京,在这方面,则胜过香港一筹。众所周知,香港的立身之本,是金融、贸易和房地产,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。但东京,是名副其实的黑科技之都,在这里,诞生了太多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——颠覆一旦走向极端,便意味着毁灭。 ![]() 思考科技对人类反噬可能性的最佳之地,唯有东京。香港不必担忧这些,压垮香港的不会是黑科技,只会是高涨的房价。 论到赛博朋克的内核,自然是东京更为契合。 但,东京有先天性的不足。就是:东京是日本的东京。日本是日本人的日本。而香港,是一座世界都市。 香港的自由度和开放度,近百年来,始终名列全球前茅。由于开放,各类文化,各色人种,都在这里相遇,碰撞,冲突,或者融合。 在香港,没有稳定和秩序可言。因为汹涌的人.流,随时准备着冲突一切。 ![]() 著名地标重庆大厦,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香港。本地贫民、南亚商人、非洲打工仔、大陆偷渡客、欧美背包青年,不同肤色的人簇拥在这块方寸之地,既制造出吃不完的美食和买不完的商品,也制造出接连不断的冲突,乃至犯罪。 美与丑同生,善与恶共存,在这里,城市变得极其多样,极其复杂。 赛博朋克的世界里,人们也再没有当年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我们可能变好,我们也可能变坏;我们正在上天堂,我们也正在下地狱。 赛格朋克神片,动画版《攻壳机动队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,混乱与不安的主旋律,不仅没有消失,似乎还变得更刺耳了些。虽然人和机器尚未实现肉体的融合,精神上却早已密不可分。在当代社会里,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,能离开微博、微信、朋友圈活下去的人,影片里那些令人警醒的忧思,似乎随时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。 美国社会学家阿帕杜莱,在《广义现代化》中提出:“……这个充满分离性全球流动的世界里,也许重要的是探寻未知的方式,要基于流动和不确定的认知……即混乱,而不是那些关于旧秩序、稳定和系统性的认知。” 永远混乱,永远紧张,永远惴惴不安,或许,正是香港的独特魅力吧。这种危险而迷人的风情,在以秩序和治安闻名的东京,是体会不到的。毕竟,那是一座连黑帮都彬彬有礼的都市。 东京不行、上海也不行,北京不行、首尔不行……这些诞生于单一民族国家内的大都市,西方人看来,总有一种雾里看花、水中望月的疏离感。看不明,或是,看不透。 但香港不同。它的殖民史撑到了二十世纪末期。由于地位不明,香港上空长期笼罩着一层暧昧的空气,朝不保夕、得过且过、醉生梦死,任谁都闻得出来。 因为此,在好莱坞大片中,香港近年的出镜率越来越高。《环太平洋》、《云图》、《变形金刚》、《奇异博士》等等,应接不暇。 这种乱糟糟、脏兮兮的颓废之美,即将呈现在另一部好莱坞大片之上,那就是即将在4月7日上映的,真人版《攻壳机动队》。 ![]() 《攻壳机动队》的世界里,全世界被庞大的信息网络连为一体,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新型犯罪应运而生。和稍显遗世独立的东京相比,香港,这个链接中国与世界,链接东方与西方的交接点,自然更符合影片“万物互联”的关键。 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碰撞,以及碰撞带来的无处不在的混乱美,香港才成为赛博朋克世界的圣地,成为赛博朋克的耶路撒冷。1995年动画版《攻壳机动队》的美工,竹内敦志评价香港:“……也许这就是所谓现代化带来的紧张或压力!……大概这就是未来的样子。” |
1 |
论坛帮助 友情连接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|